學音樂本來就是美好的。如果能避免學習間不美好的操作,以「讓孩子愛上音樂」為依歸,孩子都會享受其中的!
這篇就要來跟大家討論幾種不當的學琴操作:
1.過度逼迫:
要孩子彈奏遠超越自己程度的樂曲,不論是為了比賽、考試,都是不合適的。
這種還沒有建立基本功就要比賽的情況,尤其在初學孩子身上最常看到,因為家長、老師急於有所表現,即使孩子連譜都還不會看、甚至手都還不會施力,就要彈一首非常難的曲子,而且常常是現代曲(因為比較會得獎……)。這種情況下孩子會學得很辛苦,而且不知道為何而彈琴。
當然,若是有表現出一些成績,孩子也會因此有些成就感。但若讓孩子誤以為「學琴是為了得獎」,因為逼迫而得來的成就感便也不會持續很久。
能持續下去的,都是「因為心靈與音樂連結了」,而不是「為了得獎」(下面將更詳述)。更何況,很多成績,常常不是為了孩子的音樂學習而考量,而是為了讓家長或老師有面子!
2.填鴨式教學,讓孩子學很久還是無法自理:
呈上,為了應付「遠超越程度」的目標,老師一句一句地彈、學生記音記位子學習,對於樂譜完全不理解的就只能看個大概,沒有老師示範就無法自理。這種為了彈奏困難曲硬是記琴鍵、不學會看譜的硬塞學習,是無法好好理解音樂的。更別說,若沒有循序漸進的技巧慢慢累積、直接跳級,彈奏其實會漏洞百出,明白人一聽就知道。
雖然孩子好像能彈完一首(因為老師加課硬學起來),但是因為不會看譜,根本不理解音樂,不懂結構、樂句、術語……其實彈出來的也不會好聽。更糟的是,靠不斷加課彈起來的孩子,下次拿到同程度的曲子還是要依賴老師一句句地帶,沒有真正學起來。(然後家長還自豪孩子的背譜,其實是根本不會讀譜!)
這樣的學習法,在初學時,孩子會因為能彈很難的曲子而拿獎。但長時間下來,當其他孩子循序漸進、紮實進步上去,等三年級過後,就不太會得獎了。而且長時間無法自理、只是一直手指跑動的學習,其實是充滿挫折感的。然後,孩子才說:「我沒有興趣了!」其實,是一開始的方法就錯了!
3.家長過度干涉:
我一直提倡「家長陪伴但不陪練」。陪伴是:督促他去練習,當他的啦啦隊、當他的粉絲,聽他彈琴、陪他聽音樂。陪練是:小孩練琴時坐在旁邊,像個老師一樣發號施令,不斷糾錯、要他練習。
請讓練琴這件事變得自由吧!給他所需的空間,不要打斷他與音樂的交流、也讓他能慢慢自己學起來。也許剛開始需要久一點的時間、會一直像在原地打轉,但當他以自己的速度學起來後,才會真的成為他的能力!
一直陪練還會讓孩子覺得「練琴是媽媽的事」,更加缺乏自主的動力。(關於這點,未來再專文更深入分享喔!)
4.只上課不練習:
所有進步都來自於正確的練習。不然就是請貝多芬來教,孩子也不會有進展的。(更何況貝多芬脾氣暴躁,可能還會直接把學生轟出去……)
關於「正確練習」的方法,請參考先前的第二篇文章《如何建立優質的練琴習慣?》。
5.在孩童時期,把比賽與考試當作學琴的目的:
當音樂化為分數、彼此競爭,學音樂的單純本質就歪了,更失去與心靈連結的部份。當學音樂以「追求成績、功利主義」為目的,孩子追求的就會是「把別人比下去」,而不是「音樂帶來多少感動」。
常常聽聞音樂班的學生們,為了比賽或考試成績的小數點而友誼破滅、家長也撕破臉……我不是說不能比賽,我的學生們也都時常參加檢定與比賽,因為「正確的使用比賽」,絕對可以幫助音樂成長;只要拿捏好比賽的時機,當比賽是符合程度的、能給自己一個進步的舞台,它也可以是非常良性的。
但該如何拿捏呢?這需要家長與老師的智慧,而準則就是:孩子是否能因這個比賽「在進步中更喜愛音樂」。
音樂有大量的手指運動,但本質是心靈活動。唯有家長以正確觀念陪伴孩子,幫助孩子的心與音樂連結,音樂才能成為一輩子的禮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