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當郵輪緩緩駛進阿卡巴港
眾旅人伴著正午23度的暖陽,穿著比基尼或乾脆裸著背,
一同在甲板上Party狂歡,
舞步和笑語迎接著我們即將著陸的國家~約旦。
但眼前只見岩石群山,如天然的城牆讓約旦躲在其中,
因此我對這神秘的沙漠國度更充滿無盡的想像…

閘門一開,我與妹妹幾乎是第一個衝下船的,
只想趕緊見到那傳說中夢幻般的玫瑰色山岩古都Petra
Petra離阿卡巴港都有120公里,
我們撘上計程車,
沿著阿卡巴充滿度假風情的海濱,
一直向山上駛去。
兩旁的景色真是完全的異地物語:
鵝黃與嫩桔色相間的山岩一座接一座,
山岩之間是茫茫大漠,
偶見少許綠枝點綴,
我坐在車上,驚嘆著群山巖所創作的另種狀闊的沙漠奇景!

車子一直往山上開去,
但阿卡巴的藍天暖陽似乎不見了,
天陰陰的,偶開始飄雨,
寒氣越來越劇,
我穿著跟中午在甲板Party一樣的薄紗的長袖,
只隨手帶上一件短毛衣,
開始覺得連坐在車上都寒冷…
兩鐘頭後,司機先生Albraham微笑著說:‘下車囉’!
想著就要見到那夢幻的玫瑰色山岩古城,
我興奮的開了門,
一開門,我又立刻關起來…‘天啊!好冷!’
我還天真的以為山上的古城也會如同港邊的正午一樣,是溫暖的23度!
這裡是零下三度啊!
可是好不容易來到了約旦,開上了群山岩,那夢想中的古城就在眼前,我一定要去啊!
我再度打開車門,與妹妹一起打著哆嗦,
司機帶著我們走向售票口,
邊走邊覺得我快凍僵了,
我發著抖,比手畫腳的問司機:‘Clothes! Do you know where I can buy some clothes!!!’
司機好像聽不太懂,但知道我冷,
就將他身上穿的大衣脫下來給我穿上!
那是一件我一輩子都沒有穿過的賽車選手黑色外套,
但在那時,成為我一生中最喜悅的溫暖衣裳!
因為Albraham的善良,我才可能繼續這趟古城的旅程。

來到了售票口,
但工作人員竟然不讓我們買票,
他無奈的說,‘Petra古城莫名其妙的下起雪來啦!
為了安全起見,現在都無法讓人進入…‘
我想那時的我幾乎要哭出來了吧!
我與妹妹當然沒有就此作罷,
就在寒冷中等了許久,終於古城再度開放
我們雖已凍僵,但是滿心喜悅的進入這個嚴寒又奇幻古老國度…
我們雖已凍僵,但是滿心喜悅的進入這個嚴寒又奇幻古老國度…


但我們並非走進去的,
一路上,和善的馬伕為我們領路,
我坐在馬上,一癲一跛的行著,
身旁的黃土與奇嚴峻石讓這一切看似不真實,
似乎隨著馬兒,穿越時空,踏入了沙漠中的古老年代…
‘西元前三世紀,納巴泰人(Nabataean)在這片泛著洪光的岩石群中,雕鑿出宮殿,神廟,幕室,劇場與住家,數以千計的洞穴散佈在一千多平方公里的玫瑰色山谷中,融合著古希臘建築與古老東方傳統…’
馬夫解釋著我們所穿梭過的身旁奇景,
砂岩呈現波浪狀的色帶,赤紅、鮮橘、鵝黃與玫瑰紅層疊著謎樣的線條,
而更驚人的是在這大自然賦予的彩色石岩中,那巧奪天工的雕刻與洞窟,
與在崖壁中鑿出納千年不毀的建築!
這一切景象簡直不可思議!
眼前的浮雕廟寺,是我所學的藝術史中,興盛於歐洲十七世紀的巴洛克時期風格,
但納巴泰人卻在西元前三世紀,就讓這樣的風格栩栩如生的站在她們的古城Petra裡!
我邊騎著馬邊驚呼著這一切,
除了身旁的建築與沙漠高原炫目綺麗的風景,
還不時驚呼著,在這顛簸的道路上我時常快要馬背摔下啦!



‘納巴泰人在這裡興建繁華昌盛的洞穴都城,
羅馬人屢攻不克,後來切斷了這裡的水源,
那是納巴泰人在西元前三世紀就發明開鑿的水道。’
馬夫繼續說著。
‘Petra城在西元一零六六年遭羅馬人併吞。
而在十四世紀後,Petra從世人的記憶中消失了五六百年,
大家都認為它是一個不存在的城市,
一個像是特洛伊城一般的傳聞,
直到1958年這中心城才再度被發現…’
‘事實上,我們小時後也住在那樣的洞窟中’,
馬夫們都是當地居民,平和良善的貝都因人,
‘我們住在這裡放牧羊群,
且我們還利用納巴泰人以前所建的貯水槽供應飲水呢!’
從眼前的一切,
我能清楚的揣想Petra曾經的風華歲月!
除了一座座的洞窟與神殿,
我們還經過了一個巨大的劇場,
我於是走進,坐在聽上望向舞台,
忽然聽見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,
炫麗又繁複的樂章,
我心想,這會是西元前的音樂嗎?
當時的音樂都沒流傳下來,
但他們能蓋出巴洛克的華麗,
誰能說他們的音樂不會如同赫曼尼諾夫一般輝煌?

天色漸暗,我們得趁著天黑時走出古城,
不過熱心的馬伕卻帶我們走入群山巖,
一個鮮少人知的洞窟裡,
本來只是騎在旅遊人的路徑上,我已覺得心驚,
而現在騎著馬兒走在奇巖峻石之間,
又都是上坡路段,我是邊騎著邊喊著:‘Oh My God! 危險!’
我抓緊馬兒卻又同時又四處張望,不想放過眼前的所有驚人的極致景象。
我們騎到山岩上,停在一著個黑黑的洞窟裡,
眼前都是看不懂的文字與圖像:
‘納巴泰人在這裡留下他們的足跡…’遠古的牆上塗鴉還清晰的留著﹔
‘這樣小小的洞窟也曾是我們所住的地方…’,馬夫告訴我們。

離開了洞窟,走下山岩與黃土路徑,
一路上馬夫們細心的照顧與導領,
讓騎在馬上的那股顛簸的寧靜與馬兒戈答戈答的走路聲,
成為一種好美又超現實的享受…
一場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幻夢~ (未完)
我一輩子也沒穿過這種賽車外套, 感謝司機Albraham慷慨的借給我讓我能走入這寒冷的古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