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卡拉第 (1685-1757) Scarlatti


與巴哈和韓德爾同年出生的史卡拉第(1685)生於義大利拿波里的一個音樂家庭,33歲他為葡萄牙皇室工作而搬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,43歲時之後又隨著嫁到西班牙的葡萄牙公主Infanta而遷居於西班牙首都馬德里,是皇室的樂師。Infanta公主之後成為西班牙女王,史卡拉第就一直留在馬德里為她工作直到終老。

史卡拉第一生最重要的音樂作品就是這555首鍵盤奏鳴曲,當時都是為大鍵琴所作,是單一樂章的二部曲式(Binary Form:即由兩個長度相當的樂段組成,而第二樂段常為第一段之擴充,以延續為盡之意。)

十月26日是Scarlatti的生日,他似乎不是最有名的音樂家,但他的音樂卻令我著迷,所以我時常以他的奏鳴曲為我的獨奏會開場。史卡拉第因為出生於義大利又長年在西班牙與葡萄牙居住,他的音樂風格融入義大利的歌唱性與西班牙的舞蹈性,音樂語言有文藝復興的單純與巴洛克的裝飾性,既清新又華麗,是一位融入多樣地中海風情的音樂家。

與巴哈一樣,史卡拉第的樂譜手稿並沒有強弱記號或者是速度的標記,於是演奏者有極大的自由空間來詮釋他的樂曲。以下是兩為我所敬愛的鋼琴家:Lipatti與Horowitz所演出的史卡拉第奏鳴曲K.380。聽聽他們的詮釋是不是很不同呢?
兩位鋼琴大師的版本很不同而且我都非常喜歡,最後也放上我自己的演出,同樣是史卡拉第作品K.380!這是去年在美國休士頓鋼琴獨奏會的實況錄影。大家是否可以聽出,史卡拉第的音樂,真的給演奏者無比大的自由詮釋空間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