辦了六屆的「協奏好好玩」音樂營、也帶孩子參加歐洲不同的音樂營,深深感到音樂營有種魔力,它除了提升音樂能力、建立自動自發、還能更愛音樂、確認與音樂的關係⋯ 若正在學音樂、或不知是否將走上音樂的路,參加音樂營真的會有很大的幫助!一起來看看吧:
1)與優秀大師學習
音樂營通常邀請知名音樂院教授、國際音樂大賽評審來授課,可以與教授一對一的琢磨樂曲,開啟不同的學習視野。
去年夏天悠悠徵選上Salzburg 「卓越青年課程」,與薩爾茲堡音樂院Weber教授上課,讓她對貝多芬作品有不同面向的理解。
2)與世界各地同儕切磋、互相交流成長
與程度相仿的世界各地學生一起上課,旁聽彼此的大師班、一起交流、演出,同儕的相處,也激勵看到自己與音樂的關係。
這與大師所給予的醍醐灌頂,是不同的層面!
我自己也因為大學時期參加西班牙的音樂營,受到優秀學生啟發,終能下定決心走上音樂路。當時我是愛丁堡大學的文科生,攻讀藝術史與建築史,對音樂有滿腔熱愛,但因鋼琴中斷很久、從沒唸過音樂班而迷惘擔憂。在同儕卓越音樂表現的背後,看到她奮不顧一切的專注與堅持,也激勵了我,面對夢想的勇氣!(請看我的Ted演講:聽見夢想的聲音)https://youtu.be/-J2bn-KuJf8?si=PP_v07iChL206e7L
3)提前嘗試音樂院生活
音樂營是密集的音樂課程,對想走音樂卻不太能確定的學生而言,是很好的嘗試。會遇到成天練琴的同學、每天都在聊音樂、準備音樂營成果發表得長時間練琴… 另一方面,像薩爾茲堡音樂營,直接在音樂院裏舉行,使用音樂院軟硬體資源,先體驗音樂生的生活,也更能清楚是否合適自己。
4)分享音樂而非競爭
音樂營不是比賽,與同儕切磋,是彼此觀摩欣賞而非競爭關係。我一直相信「音樂就是分享」,音樂營的學習是一種良性成長,同儕也能有更深刻交流
5)為目標專注努力,發現自己的潛力
音樂營通常一週、兩週,不是整學期或幾個月,短時間專注的學習。因密集上課(通常一週四堂大師班)、旁聽同學、長時間練習與表演,會有非常大的效率與進步。也因同儕同時在努力,也激勵自己,發現更大的潛能。
6)為未來留學探路
出國留學的話,有兩個層面
-
- 先找未來想跟的教授所開的大師班。知道老師教學方式、相處,是否合適(大師同時也想知道是否想收你!)
-
- 找想要去的國家來參加(甚至那個音樂院開設的音樂營)熟悉環境、不只是學校,還有那個城市!我總認為,要留學,一個城市所能給的太多了。也看看自己是否喜歡、融入那個國家的文化與生活習慣。
《參加音樂營前的注意事項》
1)確認大師
先找到是否有想跟隨的大師,詢問是否有名額。
2)學好樂曲再來琢磨
不是到音樂營去學新曲子,不要讓大師在旁邊陪學生找音,這樣太可惜了。請先做好自己的部份:學好背熟,對音樂有想法,在音樂營時才能有更大的吸收與獲得。
3)音樂營的屬性與程度是否合適
有些音樂營專給幼童、有些是給音樂院的學生。找到適合自己程度的才能給自己的階段最適切的成長。有些音樂營需要先寄影片徵選,就是一種能力篩選,通常這種程度也比較齊,也能從同儕身上更大幅度的學習。
4)費用
國內的音樂營其實費用都不低,許多音樂營都有很好的師資。選擇前請先過濾。我個人很推薦歐洲音樂營,通常課程費用大約一週€600左右(不含住宿)。也能找到€600含住宿的呢!英國的音樂營費用約歐陸兩倍至三倍(但大多含住宿)。而美國大約一週1200-2000美元。
也有看過在歐陸費用很高的音樂營,大約兩週3000-5000美元,就是美國的學校到歐洲開設的課程。
我個人推薦歐洲自辦的音樂營,選擇很多且費用合理。同時能吸收歐洲國家的文化,更融入古典樂的背景。
分享兩個Veronica舉辦的音樂營
· 2026VPA冬季音樂營:密集皇家樂理、即興作曲、聯彈
· 2026 夏天,協奏好好玩音樂營,七月三個梯次,報名即將展開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