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收一位學生,就是一份責任。除了要教孩子彈得好、培養真正的喜愛、還希望幫助學生的音樂學習,與自己的生命有所連結。建立一輩子與音樂的關係。
其實,這也是為什麼,我以皇家檢定考帶孩子們的學習。希望我的學生,雖然都是「學興趣」都不是「走音樂」,但也能學得專業、彈得感人、也能時常演奏,讓音樂成為一輩子的陪伴。只有當音樂能感動自己,彈琴才能永久。而以皇家檢定考建立看得見的目標,就是希望有系統的帶學生一級一級,好好的學、專業的彈。
皇家檢定考有系統的分級,將學習從最初階帶到演奏的程度。在學習程度的八級之後,還有演奏程度
ARSM:八級的延伸,演奏30分鐘
LRSM:對等音樂系最後一年,演奏45分鐘+短論文。
FRSM:對等進入碩士班的程度,演奏一鐘頭+中論文。
我希望學生們,八級之後繼續朝演奏級的程度邁進。不用走音樂,但同樣能建立專業的演奏實力,彈興趣同樣可以彈得精彩動人,讓音樂深刻的與生命連結。
皇家檢定考的文憑考試,就是一種讓非音樂系的學生,也能透過一級級的檢定,而建立專業的實力,並獲得國際認可的證書。
大環境總哀嚎學音樂沒出路。這條路或許很窄,但我絕對相信,學音樂的路很廣,而且,都來自自己的創造!而「創造」來自無比的熱情做為背後的驅動力。所以,培養孩子才藝,最重要的首要目標,就是建立他內在的熱愛!唯此音樂才能陪伴、唯此音樂才能走得遠,並創造無限!
實例
我在英國曾經有一個學生,她17歲才學鋼琴,因為熱愛,非常認真。十年後,她考完了LTCL(英國另一個專業檢定考的演奏證書),並開始家教鋼琴,幾年後漸漸的家教取代了她原本不喜歡的工作,甚至還獲選到美國參加范克萊本的業餘鋼琴比賽。所以,這個「認真的興趣」,成為後來的出路,更別說過程中,多少孤單的夜晚,是音樂陪伴她度過的、一次次的音樂營大師班的成長,讓她覺得生命充滿意義…
這些年在我的學院培養了一群愛彈琴的孩子,我希望他們都能找到自己熱愛的路,也許是醫生、空服員或會計師… 但同時也能專業的彈一手好琴。
要能與專業同步,我會安排認真的學生們,在12歲左右考完8級,並且以特優的成績達成。但並非一定要有那張證書,而是藉著系統的考級,慢慢建立起實力。而ABRSM有規定要考過五級樂理,這點非常好,因為五級樂理也是12歲音樂班孩子需要的能力(我是以英國的音樂學校來看,因為我比較熟悉)。接下來國中三年期間,希望帶學生繼續達到ARSM的程度,高中再繼續彈到LRSM,當然需要學生付出相對的努力,我也會創造非常多的舞台與不同的學習資源,讓演奏實力不斷推進。


有了這個實力,若高中後突然想轉考音樂(歐洲的音樂院),相信也能同步接軌的!
因為未來會如何誰也說不準,但這個建立在自己身上的能力,除了是一輩子的陪伴,也給生命多一個選擇,也許還真能開創不一樣的出路,創造出屬於自己豐富生命的價值與可能性!

很開心學生循序漸進的,都以140/150以上的特優成績通過考級

要先通過五級樂理考試,再推進更高級的術科考試
參加皇家樂理、即興作曲音樂營 VPA創意音樂營:皇家樂理、即興創作